英国上市公司(365·官方认证)-Best Macau Store

/ EN
13922884048

资讯中心

information centre
/
/
/

穿越寒冬,向海而行 —— 一位芯片分销人的出海之路

发布时间:2025-07-28作者来源: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浏览:674

寒风中的试炼

在芯片行业,分销商是最接近市场的那双手,也是最先感受到寒意的那一层皮肤。

东莞的这个夏天很热,但谢强却时常觉得寒气入骨。那天,他刚刚结束与客户的一通谈判电话。对方语气冷淡:“这批芯片,你们不是说三个月前还有折扣?现在得再低10%,不然我们找别家。”

他默默挂断电话,目光落在办公桌角落一叠账单上,心跳却像被什么攥住一样——没有亏损空间了,但订单又不能放手。这不仅仅是生意难做,而是身处风暴眼时的真实挣扎。

过去几年,他见证过“芯慌”的狂热,也经历了如今的“芯冷”。这不是一轮简单的库存周期调整,而是一场深层次的结构性洗牌。而出海,成了他压箱底的念想——也许是出口,也是破局口。


价格战的尽头是沉默

“价格不是问题,账期才是问题。”
赵岩苦笑着把一份三年前的合同拍在桌上,那时候,一颗芯片还能卖5块,现在不到5毛。

在深圳南山的一间办公室里,赵岩曾经的30人销售团队,如今只剩10来个。削减成本成了每天要复盘的工作,甚至办公室的灯也换成了声控,“不说话,就别浪费电。”

“内卷太狠了,没利润也要拼命报价。出货量越来越大,账户余额却越来越少。”

这一年,分销商们像踩在冰面上,一步滑,就可能没法回头。最可怕的不是亏损,而是没有方向


逆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

谢强不是没想过放弃。但在一次行业聚会上,一位做跨境的老朋友问他:“你为什么不试试东南亚?”

是啊,中国价格战杀得天昏地暗,可在印尼、马来西亚、印度、阿联酋等地,很多中小制造商还在苦等稳定供货。而他手里有货、有经验、有网络,差的是“一个动作”。

回去后,谢强组了个小团队,专门跑东南亚市场。先从微信报价、WhatsApp沟通开始,再找物流、清关、支付渠道。他甚至亲自跑了一趟雅加达,和一家工厂老板一起数芯片。

“没利润?是的。但至少,有订单。”谢强说,“中国市场逼着我们进化,国外市场给我们喘息的窗口。”

而赵岩,也开始押注一些在国外有政策红利的汽车电子芯片。“这玩意在国内饱和,但在中东和东欧,还有点空间。不是好赚,是好活。”


出海,不是逃避,而是转身

很多人以为“出海”是为了逃离寒冬,但谢强更愿意把它看成一次“转身”:从被动挨打,到主动找水源。

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路。他遇到过清关卡货、语言不通、客户违约;也被东南亚客户嫌弃包装太旧、交期不准。但每解决一个问题,就像点亮一盏灯。他在一份Excel表格上写着:“一个客户,就是一个市场。”

曾经,他拼价格,现在他拼响应、拼时效、拼服务。他把芯片当成“解决方案”,而不是“比价商品”。

“国内很多人不做库存了,我们反而敢压库存。因为我们知道,出海市场需要稳定。”


风雨兼程,只为活下去,也为走出去

有同行问他:“你觉得,春天什么时候来?”

谢强只是淡淡笑了笑:“春天不一定属于所有人,但一定属于还在种地的人。”

午夜,谢强站在阳台,远望着深圳科技园依然亮着的窗灯。他想起了刚入行时的那句座右铭:

“不要把自己当芯片的搬运工,而要当连接世界的桥梁。”

而这座桥,正在跨越风暴,伸向新的大地。


在迷雾中出海,是破局,也是重生

芯片行业分销者的生存,从来都不简单。他们不是技术的主角,但却承担了库存、价格、信用、交付的所有风险。而当内卷无解,出海成为一种战略级别的转型方向

不是每一个出海的人都能成功,但每一个选择出海的分销人,都在重新定义“中国芯”的边界。

哪怕是逆风翻盘,也好过原地等死。

愿更多芯片人,在寒冬中坚定航向,在世界地图上,找回属于自己的坐标。

免责声明:本文采摘自“老虎说芯”,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及行业观点,只为转载与分享,支持保护知识产权,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服务热线

0755-83044319

霍尔元件咨询

肖特基二极管咨询

TVS/ESD咨询

获取产品资料

Baidu
sogou